現代建筑藝術的發展,離不開早期建筑藝術的啟蒙。巴黎這座享譽全球的“藝術之都”。為何能夠擁有渾厚的藝術氣息?在3月24日這個看似平平無奇的日子里,實際上是巴黎圣母院的生日,那么今天小工就帶大家賞析一下偉大的建筑藝術----巴黎圣母院。
巴黎圣母院 Notre Dame
巴黎圣母院之所以聞名于世,主要是因為它是歐洲建筑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。在它之前,教堂建筑大多數笨重粗俗,沉重的拱頂、粗矮的柱子、厚實的墻壁、陰暗的空間,使人感到壓抑。
雖然巴黎圣母院建造全部采用石材,但是它沖破了舊的束縛,創造一種全新的輕巧的“骨架券”,這種結構使拱頂變輕了,空間升高了,光線充足了。這種獨特的建筑風格很快在歐洲傳播開來。
巴黎圣母院正面雙塔高約69米,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,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,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義上的哥特式教堂。
哥特式建筑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,所以也有人稱這種建筑為高直式。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狀好像一個拉丁十字。十字的頂部是祭壇,前面的十字長翼是一個長方形的大廳,供眾多的信徒做禮拜用。
教堂的頂部采用一排連續的尖拱,顯得細瘦而空透。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對鐘塔。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靈輕巧,又符合變化與統一、比例與尺度、節奏與韻律等建筑美法則,具有很強的美感。
從外面仰望教堂,那高峻的形體加上頂部聳立的鐘塔和尖塔,使人感到一種向藍天升騰的雄姿。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、最和諧的,水平與豎直的比例近乎黃金比1:0.618,立柱和裝飾帶把立面分為9塊小的黃金比矩形,十分和諧勻稱。
教堂外部極為樸素,嚴謹肅穆,幾乎沒有什么裝飾。進入教堂的內部,無數的垂直線條引人仰望,數十米高的拱頂在幽暗的光線下隱隱約約,閃閃爍爍,加上宗教的遐想,似乎上面就是天堂。于是,教堂就成“與上帝對話”的地方。它是歐洲建筑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。
南側玫瑰花形圓窗,這扇巨型窗戶建于13世紀,但在18世紀時做過修復,上面刻畫了耶穌基督在童貞女的簇擁下行祝福禮的情形。其色彩之絢爛、玻璃鑲嵌之細密,給人一種似乎一顆燦爛星星在閃爍的印象,它把五彩斑斕的光線射向室內的每一個角落。
圣母院內右側安放一排排燭臺,數十枝白燭輝映使院內洋溢著柔和的氣氛。座席前設有講臺,講臺后面置放三座雕像,左、右雕像是國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,兩人目光齊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(Pieta),耶穌橫臥于圣母膝上,圣母神情十分哀傷。雖然這是一幢宗教建筑,但它閃爍著法國人民的智慧,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向往。
巴黎圣母院藝術特點總結:
電話:400-801-7310 ?
傳真:0757-8272 8533
地址:佛山市禪城區智慧路4號二十一座首層
服務號
皇磁瓷磚現貨
特賣商城